近期诈骗手法翻新,揭秘“虚假投资”和“冒充亲友”两大新型诈骗套路。提高警惕,加强防范,守护您的财产安全,谨防上当受骗。
本文目录导读:
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,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网络诈骗的风险,我国警方陆续破获了多起新型诈骗案件,为了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,本文将揭秘最新的两大诈骗套路,帮助大家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。
套路一:冒充客服退款诈骗
近年来,冒充客服退款诈骗案件频发,诈骗分子通过以下步骤实施诈骗:
1、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,包括姓名、电话、购物记录等。
2、诈骗分子冒充正规电商平台客服,以受害者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、系统升级等原因,需要退款为由,诱骗受害者添加QQ、微信等社交软件。
3、诈骗分子发送虚假退款链接或二维码,要求受害者输入银行卡信息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
4、受害者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操作后,银行卡内的资金被窃取。
防范措施:
(1)接到退款电话时,务必核实对方身份,不要轻易添加陌生社交软件。
(2)正规退款流程不会要求受害者提供银行卡信息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
(3)如遇退款诈骗,请及时报警。
套路二:冒充公检法诈骗
冒充公检法诈骗是指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机关、检察院、法院等机关工作人员,以受害者涉嫌犯罪为由,诱骗受害者转账、汇款。
1、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,包括姓名、身份证号、家庭住址等。
2、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,以受害者涉嫌洗钱、贩毒等犯罪为由,要求受害者配合调查。
3、诈骗分子要求受害者将资金转入“安全账户”进行核实,实则将资金转走。
防范措施:
(1)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、网络等方式要求受害者汇款。
(2)如遇公检法诈骗,请立即挂断电话,不要轻信。
(3)如遇到类似情况,可拨打当地公安机关电话进行核实。
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,我们应提高警惕,加强防范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诈骗措施:
1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,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等敏感信息。
2、接到陌生电话、短信、邮件等,要提高警惕,切勿轻信。
3、如遇可疑情况,及时报警,寻求警方帮助。
4、学习防诈骗知识,提高自我保护意识。
让我们共同努力,共同守护网络安全,共创美好家园。
标签: 诈骗套路 防范指南